新竹市長許明財今(23)日,前往湖口老街,拜訪玻璃藝術大師李國陽,許市長不只觀賞裡大師的作品,也向李大師請益有關玻璃產業的意見,許市長表示,玻璃工藝品乃是人類勞動過程的產物,人類的理念、審美觀、甚至某些生活記憶,常會透過此一生產過程,而投注在工藝品上。
許市長說,我們常可透過對玻璃工藝品的聆賞而體味出創造者的靈明之心、時代人心的共同記憶,或人類共有的美感經驗。由新竹地區玻璃展工藝的發歷程與結構特性,來彰顯新竹人的特殊文化面。
許市長表示,新竹市的玻璃工藝,乃是脫胎自玻璃工業的殘餘轉移。亦即日據時代台灣玻璃事業,是以生產工業儀器、醫療器材和其它生活必需為主。其後方逐漸從工業玻璃分化出部份資源從事具有藝術內涵的玻璃產品之生產。此外,甚至有人利用工業玻璃的碎片,燒製出有趣的動物造形,無意間為買者所青睞而鼓舞了少數人離開工業玻璃,自力經營小規模的生產單位,從事裝飾用玻璃的生產,此即藝玻璃工的開端。
許市長進一步說明,新竹市因玻璃原料矽砂的蘊藏量與天然氣資源豐富,即被視為發展玻璃產業的最佳地點,因此吸引許多玻璃藝術家在此落地生根並從事玻璃藝術創作,新竹市政府對玻璃產業也大力的推廣,成立玻璃工藝博物館,並收藏許多名家的創作,也為新竹市的玻璃工藝在世界上闖出另一片天空;另外不只鼓勵玻璃藝術家,對於培育玻璃藝術的部分市府更是不遺餘力,在國中成立玻璃技藝班,同學從小便培養對玻璃創作的興趣,藉此將玻璃藝術延續發展,讓新竹市的玻璃藝術站上世界的舞台且持續發光發熱。
埋首玻璃創作37年的李老師表示,16歲因緣際會下接觸玻璃藝術,便一頭栽進這永無止境的藝術創作中,並且延續新竹的玻璃特色實心雕塑工法,保留傳統產業技藝,積極創新玻璃藝術技巧,以藝術家敏銳的感觀,及對環保與動物、森林保護等觀察,結合文化藝術的律動感,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並且將工作台設於店面入口處,讓往來的民眾可以觀看玻璃藝術品的製作過程,藉此持續推廣玻璃藝術。 綁著馬尾,豪邁直爽的李老師說,作品都採自生活週遭的物品,不管是水果、植物、動物甚至是一般的家用品都是創作的靈感來源,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在湖口老街設店三年來,並不會因為非假日時人煙稀少而有困擾,反而更能享受這份寧靜的悠閒,午後十分,在古色古香的老街騎樓下,一張簡單的茶桌,一份獨特的悠閒,反而更能體會週遭物品的率動,進而轉換為創作的動力,也讓作品多了一份獨創的動感與感動。
或許下次民眾在造訪老街時,李老師正在騎樓下悠閒的喝茶,觀察著往來的人群,將你我的容貌,融入在他下一次的玻璃創作中。
資料來源:新竹市政府
|